第十八章 榮格、阿德勒、弗洛姆夢理論:綜合地學習(一)
第一節 榮格:集體無意識與夢
小時候讀謎語書,清楚地記著這樣一個謎語:誰都能做,每個人做的都不一樣,也不能眾人一起做,更不能看著別人做。謎底類型是一種生理現象。猜來猜去也沒猜出來,翻到後面查謎底,答案是:夢。
然而,在榮格看來,這條謎語的製作者對夢有太多的錯誤概念。
榮格是精神分析學的另一位大師,曾被弗洛伊德視為“皇太子”,但他的思想最終背叛了弗洛伊德。
榮格頗多神秘主義思想。他雖然曾是位醫生,卻缺少“科學”、“唯物”的態度。他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,死後情形仍未可知。對於宗教問題,榮格認為信仰使人的生活變得充實,因此從實用主義的角度考慮,有信仰比沒信仰要好。
榮格對東方文化極癡迷,這在精神分析學家中,幾乎是絕無僅有的。他對中國的《易經》推崇備至,他相信有些事情的發生是有預兆的。在關於夢的理論中,榮格便提到某些夢具有預言的功能,這與中國古代的某些釋夢理論相同。
榮格對煉金術亦極有研究,甚至寫出過關於煉金術的專著。他認為,原始意像在煉金術中發揮著影響。神秘的飛碟在榮格的眼中,更是一種原型的再現。
榮格給人的第一印象,更像是一個神學家,而不是科學家。
其實,榮格的所有神秘之處,與他最重要的理論創建是緊密相聯的。他對人類生活最偉大的貢獻便是:發現了集體無意識。
在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中,人格作為一個整體被稱為精神。
榮格堅信,個人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整體,他不是各個部分的集合,其中每一部分不是通過經驗和學習,就像佈置房間那樣逐一相加而成的。人本來就是完整的,人不致力於人格的完整,他所應該做的,只是在固有的完整人格基礎上,最大限度地發展它的多樣性、連貫性和比擬性,小心地不讓它破裂成彼此分散的、各行其事的和相互衝突的系統。分裂的人格是一種扭曲的人格,精神分析學家的任務便是幫助病人恢復他們失去的完整的人格。精神由若幹不同的然而相互作用的系統和層次組成,榮格將其分為三個層次。
第一個層次:意識。
意識是人心中唯一能夠被個人直接意識的部分,這種自覺意識通過思維、情感、感覺、直覺四種心理功能的應用而逐漸成長。
第二層次:個人無意識。
那些不能被自我認可的體驗並沒有從精神中消逝,因為任何曾經體驗過的東西都不可能徹底消逝無蹤,它們被存人我稱之為個人無意識的領域中。一旦需要,個人無意識的內容通常為意識所樂於接受。白天未經注意就過去的各種體驗,可能會在夜晚的夢中出現,事實上,個人無意識對於夢的產生有著重要的作用。
個人無意識有一種重要而有趣的特性,這便是,一組一組的心理內容可以聚集在一起,形成一簇心理叢,我稱之為“情結”。情結可以強有力地控制我們的思想。正是由於榮格,情結這個詞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語言。今天的人們談論一個人時通常會說他有一種自卑情結,一種與金錢有關的情結,或者一種與性慾有關的情結,等等。所有的人都熟悉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結(戀母情結)。當我們說某人具有某種情結時,我們的意思是說他執著地沉溺於某種東西而不能自拔。
第三個層次:集體無意識。
如果說意識和個人無意識早已被弗洛伊德論述過了,那麼,集體無意識則實實在在是榮格的獨到發現。意識與無意識都來源於經驗,弗洛伊德乾脆認為無意識是由於童年時期性經驗的壓抑形成的。而榮格打破了這種嚴格的環境決定論,證明了進化和遺傳為心理結構提供了藍圖,就像它為人體結構提供藍圖一樣。於是,有了集體無意識的說法。
集體無意識的發現,是心理學史上一座里程碑,榮格最卓越的成就。
人的心理是通過進化而預先確定的,個人因而同往昔聯結在一起,不僅與自己童年的往昔,更重要的是與種族的往昔相聯結,甚至在那以前,還與有機界進化的漫長過程聯結在一起。
按著榮格的說法,人的心理經由其物質載體